close

歡迎追蹤我的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56479281620

 

  年後的深溝彷彿醒了過來。曳引機伴隨鷺鷥群的戲碼不時在這小村莊上演,插秧機則替原本灰撲撲、空蕩蕩的水田陸續換上嫩綠的秧苗刺繡。我們這些新手田種的稻米品種是較好管理的台中秈十,將遲至三月中之後才插秧。在這段時間,必須整理田區。除了第二篇提到的除雜草補田頭挖田角(註1),還有除福壽螺水位管理田埂維護等等多如牛毛般的事項要完成或留意。其中最累人的,莫過於補田頭。

補田頭,吃苦頭

▲ 已插秧的水田

補田頭,吃苦頭

補田頭,吃苦頭

▲  曳引機與伺機覓食的鷺鷥群

 

  田頭,是農機進出的一小段土坡,可說是進入水田的出入口。由於農機的重量會把田頭壓陷,留下兩條溝槽,所以需要把溝槽填補起來,降低落差,再讓陽光曬乾變硬,方便下次農機進出。補田頭累人之處頗多:第一,拿鋤頭。鋤頭本身就有些重量,對我這種新手兼個子嬌小的弱雞來說,工作起來可不輕鬆。第二,田頭只能填土,不能鏟土。為了田頭的穩固,絕對不能鏟沒被壓陷處。因此只能鏟田區的土來補,拿著不輕的鋤頭跨越田頭鏟溼重的土回來,累人程度可想而知。第三,一期稻作中補田頭的次數不只一次,凡是需要農機的事之後都需要補田頭。目前經過兩次曳引機整地,所以補了兩次田頭。之後插秧、收割想來也逃不過,感覺陷在永無止境的輪迴。即便累人,卻一點也馬虎不得。否則農機無法進出自己的水田,就得向別人的借道,到時還得幫別人補田頭一次,自己的也會留下農機嘗試進入的痕跡,再補一次,得不償失(這是我同學的切身之痛,當然起因是我們沒經驗)!我同學笑說:看到農機壓出的深深溝槽,總算明白「深溝」地名的由來!

補田頭,吃苦頭

▲ 尚未補好的田頭(下方的土堆)

補田頭,吃苦頭

▲  已補好的田頭 

 

  為了補田頭,我們吃足苦頭。第一次補田頭,我們新手叫苦不迭,於是紛紛動腦筋改善。例如:請教鄰田的學姐,才知道底層可以先鋪一些石頭,再覆蓋田土,減輕負擔。工具方面更是各出奇招,有兒童的挖沙玩具、徒手搬運,我則是用手邊就有的園藝鏟子。然而鏟子雖然輕巧,不會還沒上工就消耗體力,但是面積小,握柄又短,必須一鏟一鏟來來回回好幾趟,也無法挖深,僅權宜之計。在所有的變通方法中,就屬老師的建議最有效。當第一次我們補到灰頭土臉,向老師訴苦時,老師向我們建議:分次做!不只補田頭,對所有的農事都適用。田裡的事永遠做不完,有經驗的學長姐會有所取捨,每天設定一個目標,每天做一點,達到就好,開開心心的回家,照顧自己最重要。之後我也試著這麼做,補田頭時一次只補一條,可能穿插除粉綠狐尾藻、除福壽螺等較輕鬆的工作調節,感覺果真好多了!截至今日,終於把第二次的補田頭完成了。接著,就是下週的插秧!

補田頭,吃苦頭

拿園藝鏟子補田頭

 

飛行途中的那些亂流

  飛行途中最怕遇到亂流,人生也是。對我而言,補田頭還有一項最苦:母親生病,需要長期住院治療。在母親住院前,即使不舒服,還是盡可能在田邊幫我分擔或拍照記錄,連石頭都幫我載過來。住院後,獨自一人在田裡幹活,望著尚未補完的田頭,頓時苦到想掉淚。去年剛看完張曼娟的新書《自成一派》,裡面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講到照顧者,沒想到自己這麼快就面對了。與母親同住的我,總是隨著母親病情好壞而心情起伏不定。住院前背負照顧的壓力,同住一房連帶承受母親的病痛和低迷的氣壓。住院後壓力稍減,但是一顆心仍懸著,並且要隨時待命,配合母親或醫院的需求,乃至住院第一天,我忙到午餐都變成下午茶。無論如何,都為繁忙的春耕時節雪上加霜。有時恐懼,害怕付出的一切心力與金錢終究徒勞。有時崩潰,想逃離一切,只想自顧自的好好耕耘、寫作。有時茫然,放不下剛起步的事業,離不開生病的母親。計畫全亂了,平靜的日子被埋下無數地雷,我不知道該何去何從。人們看見病人的苦痛,卻未必了解照顧者的辛酸。滿足病人的需求,卻鮮少問及照顧者的需要。尤有甚者,血緣關係(尤其是子女)扭曲了人們的認知,把事情視為理所當然,應該任勞任怨。對我而言,母親的親戚常不解我沒有在工作(當然我不這麼認為),為什麼老說自己在忙,總是要我費番唇舌解釋。照顧者的困境好似曹雪芹在《紅樓夢》所言:「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張曼娟寫下她的照顧經驗談,聲援所有照顧者,我也仿效她寫下我這段時間的經歷與心境。所幸,我乘上慢島這艘飛船,有許多同舟共濟的夥伴。稍早,我的室友問我還好嗎?需要什麼協助?她是目前唯一會這樣關心我的人,所以讓我格外感動!願所有人都能平安度過亂流,苦盡甘來!

 

1;「田角」指水田四周的死角,由於這些死角曳引機無法翻到,久而久之會變硬,所以需要挖起使田土鬆軟。一方面給秧苗更好的生長環境,一方面除去雜草。這個工作也需要鋤頭,也不輕鬆。本來也想改用鏟子試試,後來發現田角都挖起來了,水田四周突然變得清潔溜溜。原來是第一次向老師求救後,老師默默幫的忙。在慢島這艘飛船,真好!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沛慈 的頭像
    沛慈

    字在深溝

    沛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